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四章 这就是贤臣良相? (第7/8页)
。」 陈恭说要这种举荐要不得,会主张朝臣结党,但是吏部尚书郭璡,谦逊辞谢,说不敢当,此事遂作罢。 郭璡畏惧杨士奇的权势,知道吏部架空到底是谁在做,所以他不敢反抗。 一直到正统八年,王直执掌吏部以后,职任专而事体一,关私谒之门,禁奔竞之风。 从宣德三年起,到正统八年止,十六年的时间里,朝廷选官、任官,皆由举荐,一片乌烟瘴气,处处结党。 王直和杨士奇、王振接连发生了摩擦,是因为这吏部任事之权。 王翱资历够厚,能力够强,但是名望不够。 朱祁钰松了口气,他是不知道郭璡旧事,他一直以为吏部就是现在这个模样,掌大明文官铨选、考课、爵勋之政。 大明建国八十余年,居然有十六年的时间,吏部等同虚设! 果然大明贤相,必首三杨! 真TM的贤臣良相。 朱祁钰朱批了王直的奏疏,因为王直留任,本就是他这个大皇帝的意思。 “胡尚书现在就开始培养了刘吉了呀。”朱祁钰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满是笑意。 “那胡尚书为官四十载,历任六朝而不衰,那自然是有两把刷子。”兴安想了想回复道。 王直开始不要脸了,死赖着不走,栈恋权柄,和胡濙的为官之道有些相似了。 “朕不批他们的奏疏,王直自己不肯走,他们还有什么法子呢?”朱祁钰有些好奇的说道。 兴安认真的想了想说道:“王尚书不图虚名,陛下圣眷犹在,那没什么好法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