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四章 在一声声号子声中,宝船下水 (第3/8页)
军征战三年所需军备、粮饷来。 完全不需要付息举债之事! 陛下搞国债,就是不信任户部的能力。 而且,陛下是大明万民的君父,向百姓借钱还要还钱不说,居然还要付息。 陛下简直是太仁慈了! 他真的… 朱祁钰细细的品了品,才发现沈翼的这个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帝制之下,居然很合理。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大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明,陛下在自己家里募集善款,就像在自己水井里打水一样。 为什么还要还钱,还要还利息呢? “逻辑鬼才,这个沈翼还真是个貔貅,只进不出。”朱祁钰合上了沈翼的奏疏。 逻辑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在三代以上,夏商周三代是井田制,而且还伴随着血腥而残忍的奴隶制,商鞅变法是一个转折点,井田制、奴隶制的崩溃,带来的是私有制的确定。 私有制经历了两汉世家豪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曲部庄园经济,在中唐时期两税法之后,私有制在中原这片土地上,正式确定。 李贤也曾经问过朱祁钰,是否要承认私权的存在,朱祁钰的回答是必然存在。 后来,襄王补充了这个答案,大明应该追求的是公私分明。 户部已经同意了国债的发行,并且积极配合,但是本着能少亏点就少亏点的想法,户部将国债的规模从一千万银币砍到了五百万银币,而且要分五年,十期发卖,每次五十万银币。 朱祁钰朱批了沈翼的奏疏,他最开始提出一千万银币,就是让户部砍价的,他的心理预期也是五百万银币左右。 “陛下,到金山卫松江府造船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