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六百六十六章 殿下,这可不兴看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六章 殿下,这可不兴看啊! (第2/9页)

  大明皇帝在南衙,真的是在给那些寒窗苦读的国子监太学生们做主,因为太学生们首当其冲,是第一利益受损之人。

    朱瞻墡拿起了第二份奏疏,来自南衙。

    江南五省两府(应天、松江)千余举人要被陛下御笔除名,这些人的下场自然是去建设鸡笼。

    为建设新大明,为了大明的再次伟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吏部在王翱的主持下,紧急的拟定了一份名单,赴任江南,这其中全都是北方诸省的举人。

    仕宦避本籍,是一种大明官场回避的规则,就是出仕官员不回户籍所在地为官,这种回避制度自先秦便已经诞生,到了大明洪武年间,大明太祖高皇帝定:“南北更调,已定为常例”。

    就是南方去北方做官,北方去南方做官。

    而这一次的回避制度,更为严苛,因为吏部接到陛下的指示:除南北更调外,避同榜、同乡、同师、妻籍。

    这种回避政策陛下是以五百里为限,即同榜、同乡、同师、妻籍在五百里以内(包括邻省)的地区,都得回避。

    虽然筛选条件极为苛刻,但是正如罗炳忠所言,大明的官场实在是太卷了。

    一個州府的推官,三四个举人眼巴巴的看着。

    即便是西域、辽东、鸡笼这些稍微偏僻的地方,在相对比较安全的情况下,没有功名为了攒履历,愿意前去的大有人在。

    江南这种肥缺,自然不缺人。

    朱瞻墡批复了这份奏疏,递给了成敬,令其送文渊阁。

    “罗长史,孤听闻: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朱瞻墡拿起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