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五百一十六章 断章取义也,小道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六章 断章取义也,小道耳 (第5/7页)

,的确是仁君典范,最后也因为这个仁字,最后,被他宽宥的羌人姚苌杀掉了这位仁君。

    胡濙在跟陛下讨论魏晋南北朝的大思辨,这是苻坚的思辨。

    “陛下,最后府兵制的出现,就是陛下所说的劳动资料的变革,最终奠定了唐之鼎盛。”

    魏晋南北朝的思辨进行了四百余年,真的从头说到位,怕是要说道明年中秋节也说不完。

    胡尚书并不打算打扰陛下陪泰安宫的家人过中秋,所以选择了长话短说。

    本来唐朝之鼎盛,应该在隋炀帝杨广手中绽放,可惜杨广梦忆江南好。

    隋朝的建立,是中原王朝四百年的大思辨的结果,在这四百年的时间里,地方离心力的彻底破产,世家大族的末日随着府兵制的到来,慢慢走上了终结的道路。

    生产资料的改变,导致了生产关系的改变。

    杨广就是什么都不做,他带着四百年大思辨的成果,也能混个千古完人之类的当当,可惜最后成为了网庙十哲。

    胡濙稍微犹豫了下,眼神变得锐利了几分说道:“陛下,其实正统年间,人丁并不兴旺。”

    “寰宇通志修了一部分了,臣看了许多地方志书,二十岁到六岁的人口,不足宣德十年出生,也就是三十岁到二十岁年龄段人口数的一半。”

    “正统年间还算了不到十五岁的成丁。”

    朱祁钰陡然瞪大了眼睛,眉头紧蹙的说道:“啥玩意儿?!”

    度数旁通以来,朱祁钰要求将人口分年龄统计。

    十五岁以下,十五岁到三十岁,三十岁到四十岁,四十岁以下等计数。

    寰宇通志还要修个几年,尤其是人丁核查这件事,是大明朝考成法重中之重。

    结果现在胡濙告诉他,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