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六章 陛下是仁君圣主 (第2/7页)
宋之初,绍兴元年,宋高宗扑买官田,五十八年后,也就是绍熙四年,官田扑买停止。” “除一部分划为寺院、书院外,其他公田,全部卖断给私人经营。” “通过变卖公田,南宋朝廷,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了一大笔相当可观的财货,这笔钱七成上交朝廷,三成留给地方。” 胡濙说完停顿了一下,让群臣们理解下他的话。 南宋有大量的公田,大致可分为户绝田、籍没田、抛荒田、沙田、涂田、营田、屯田。 这些田亩,在绍兴元年到绍熙四年这五十八年的时间里,大量被扑买给了私人。 胡濙说的是南宋,又未尝不是说的大明。 大明当年军卫法有多少的屯田?到了今天又剩下了多少呢? 胡濙敲了敲桌子继续说道:“这官田扑买,膏腴之地自然抢着购买,那贫瘠之地,自然无人购买。” “大约只有三成左右的膏腴官田被抢买,剩下七成的贫瘠田亩,却没有人要。” “不仅没人要,也没人种,谁知道会不会被扑买掉,所以百姓们也不敢种官田。” “绍熙四年,南宋朝廷试行官庄法,这官庄法,除了没有天子门生的掌令官之外,其他和现行的农庄法几无区别。” 胡濙此言一出,引起了群臣们议论纷纷。 两宋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千年田换八百主。 胡濙居然讨论起了南宋的田制?讨论一种不存在的东西? 但没人质疑胡濙在史一道上的修养。 吴敬眉头紧皱的说道:“没有天子门生的掌令官,胡尚书,这才是南宋官庄法失败的关键吧。” 吴敬是浙江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