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四章 刚柔并济,恩威并重 (第5/8页)
朱棣死后,定稿的《普济方》仍然藏书于古今通集库,但是在宣德年间,一场大火,普济方被烧的七七八八,四百二十六卷,最终只剩下了十九卷。 同样被烧毁的还有郑和在宣德年间,三次上书,力陈开海之益的奏疏。 郑和的三封奏疏只剩下一封,朱祁钰曾经将原件借给李宾言开海权大会的时候,进行了一次援引。 《普济方》在宣德年间已经散迭,这是大明医药史的悲剧。 胡濙的《预防卫生于简易方》也有借鉴《普济方》的地方,普济方中,收录了许多宋元名医散佚的著作,宣德年间的一场大火,这些著作再无见天日之时。 大明朝廷一直以为《普济方》已经散迭成为了十九卷,可是胡濙毕竟是大明常青树,活的岁数大了,自然知道一些旁人不知道的秘密。 比如《普济方》在永乐年间成书刊刻后,京口范氏见猎心喜,曾经重金贿赂三经厂的太监,再印了一次,总成本大约靡费了近十万两白银。 京口范氏,乃是地道的诗书礼乐之家,喜欢藏书,范氏原来所求其实是永乐大典,三经厂的太监不敢造次,再印永乐大典,最终范氏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普济方》。 胡濙的儿子胡长祥在太医院履职,胡濙本人也是一个医倌,得知太医院求《普济方》,就联系了京口范氏将私印的《普济方》卖给太医院。 但是范氏将近月余没有动静,所以朱祁钰才有此一问。 听冉思娘说明了原因,朱祁钰的面色缓和,点头说道:“哦,原来是在查点是否缺页少卷,那没事了。” “还以为他们准备奇货可居,坐地起价呢。” 胡濙写的书信,冉思娘作为泰安宫的贵人也用了印,三经厂所求,胡濙作为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