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_第二百九十八章 内朝制度的逐步完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八章 内朝制度的逐步完善 (第6/6页)

一个部门,一个不隶属于内阁,而是由他直接掌控的内朝。

    这个内朝的名字不重要,可以是翰林院,也可以是女官,他的只能就是楚行的一个秘书办。

    但是楚行不想让这个内朝变成清贵之地,而是真的成为辅佐自己的私人机构。

    对此,他对内朝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下设各科,希望招募一些实干型的人才,用来辅助他处理政务。

    换句话说,他是希望用内朝成为明王朝里的司礼监,清王朝的军机处。

    改制后的内朝根据内阁以及军事各部,分别设立各科,比如有吏科、税科等。

    不过虽然名字相同,但是和内阁和都督府只能自然是不一样的,这各科的职能只是审读各部提交上来的奏折,归纳重点以便楚行批阅奏章。

    而传统的起草诏书等职能也是依旧。

    如果用后世的角度去看,那么这个改编后的内朝,实际上就是秘书机构。

    这种秘书机构看上去没有实权,但实际上权力相当大,发展起来后和内阁分庭抗议也不夸张

    所以从一开始楚行就是对这个内朝进行了极大的限制,内朝的各级官员,其上限就是四品,任职不得超过六年,不得连任,到期后外调地方任职。

    他需要的只是一群秘书而已,顶多就是还有利用这个内朝培养后续内阁大臣而已,可不是想要弄出来一群新的‘阁老’来。

    内朝的改制,只是大乾官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小波澜而已,实际上大乾王国的官制几乎三天两头就要改一遍,以适应越来越庞大的大乾王国。

    楚行和文官们忙着做政治上的准备时,军方的将军们也是没有闲着,他们在为渡河而做准备。

    要安全的渡过巨洋河,难度可不小!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