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寨主_第三百三十四章 救民军的火炮plus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 救民军的火炮plus (第2/6页)

格都要高不少。

    即便是冷兵器,比如说最普遍的刀,工部的刀剑作坊里出产给予普通士兵配发的腰刀,价格大约是一两银子,当然了,这种腰刀也是有质量保证的,不是那种全铁刀,而是刀身大部分都是铁,但是刀刃包钢的腰刀。

    至于给军官们配发的质量更好的新式指挥腰刀,价格就更高了,差不多需要四两银子一把。

    盔甲的价格则是更高,如果是全新打造一副棉铁甲,所需要的价格超过二十两银子,哪怕是用缴获自明军的盔甲进行改造,也还是需要几两银子的改造成本。

    至于火炮,那价格更是高到离谱了,要知道目前救民军的火炮,都是清一色采用青铜铸造的,而铜在古代,那可是货币啊。

    换句话说,救民军是直接用钱铸造火炮,再加上铸造困难,这成本一直都是高居不下,如果折算成银子的话,这种一千三百斤的火炮,单单原来和人力成本就会高达三百两以上。

    因此救民军所用的火枪、火炮乃至刀剑长矛这些军械,其实都不便宜。同样的武器,同样的质量如果是让明王朝组织工匠大量生产的话,这价格就能够降低不少。

    只是大乾王国里,这些军械都是自己生产然后直接交付军队使用,而且军方和工部那边也是不产生金钱上的联系,因此很多人对救民军的诸多武器的价格高昂是没有太大的感觉的,军方的将领们甚至连自家用的武器价值几何都不知道。

    但是作为大乾王国里管钱的税司,他们却是对军械的成本极为敏感,听着周围的军方将领们展望着未来需要更多火炮的时候,负责税务工作的赵汝才,心中则是埋怨这些,这些武夫还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张嘴就是几十门火炮,根本就不会去管装备这些武器需要多少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