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满唐华彩 第357节 (第6/6页)
涵之。” 李白若是愿意奉承一个人,真的是非常舍得用词语,奉承之语听起来都非同凡响。” 开篇的颂赞之后说的就是李锡的家世,“纳忠王庭,名镂钟鼎,侯伯继迹”,确实是显赫。 其中有一句话吸引了薛白的注意,“公即广武伯之元子也,年十九,拜北海寿光尉”。 李锡是嫡长子,可以等着继承广武伯之爵,没必要造反。 正文说起他为官的事迹。 李锡初任虞城县令,县衙中有一口破旧老井,水已苦涩,杂吏们想要为他挖一口新井,他却尝了老井之水,莞尔称“既苦且清,足以符吾志也”,不让人重新挖井;他奉诏修建皇陵,支用三万贯,功成时剩余八千贯,召五郡流民为劳役,始终不鞭一人;他每见路边尸骸,出私俸而葬,县人感念他的仁德,纷纷效仿…… 李白对这位虞城令评价很高,“观其约而吏俭,仰其敬而俗让。激直士之素节,扬廉夫之清波。” 薛白又翻看了其它信件,对李锡渐渐有了大致的判断。 其中,有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偃师县尉写的,满是抱怨之语,称河南灾民涌至洛阳,含嘉库不肯放粮,灾民盈于偃师县,让人无可奈何。 信是天宝五载末写的,当时李锡刚从虞城调任昭应县不久,而写信之人名为王彦暹,是从虞城县尉任上调为偃师县尉。 此事,大概便是河南那些反贼能够参与修建华清宫的起因。 薛白动作从容,看了一眼杨国忠,趁他不备,将几封信件藏入袖中。 华清宫。 入夜前,有快马自东而来,策马赶回的禁卫在见过陈玄礼之后,很快得到了圣人的召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