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9章:先干他一意大利炮 (第5/5页)
涯的一个帖子里,看到过一篇分析德国工业为何强盛的分析贴。 在那个帖子中,楼主将德国的教育体制很详细的列举了出来。 德国的教育体制分为两个大类;即综合类学校和技术类学校。前者就和国内的大学差不多,培养偏研究型人才。后者则是招收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并直接与企业挂钩,培养中基层的技术人才。 但是和中华不一样的是,这种技术类的高校在其国内的地位也是相当的高,跟什么蓝翔青鸟那种给人感觉“只有差生才会去的学校”,完全不一样。 在这类学校毕业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 得益于这种机制,德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类型非常均衡,可以高度的满足社会需求和工业发展需求。 当时李凡愚就对这样的机制很是赞叹。 但是以中华的国情,这样的机制很明显是行不通的;没有经历过欧洲工业革命的那种洗礼,没有历史的沉淀和对工业技术人员的重视,想搞这一套明显是作死。 所以综合现实情况和德国教育体制的启发,在西工大一行之后,他便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拥有良好理论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而正信目前的中基层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且缺口巨大。 那么,为什么不能将这些拥有高学历的学生培养一下,充实到生产线上去呢? ------题外话------ PS:感谢无奈的方便面打赏的五万起点币!/(ㄒoㄒ)/~~谢谢老爷!蠢蠢凡愚QD的汽车黑科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