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 (第6/7页)
一眼。 别人不知道,可房玄龄却很清楚,李二陛下之所以对科举制度做出如此大的变动。 是因为杨帆当时酒后的一番胡扯,虽然李二陛下为了保护杨帆没有说出是谁提出来的方案。 在房玄龄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杨帆这个当事人出来解决才行。 李二陛下当然也听懂了房玄龄的意思,只得狠狠的瞪了杨帆一眼。 当初就是这混小子提出来的,可这小子说一半留一半,根本没有体系可言。 李世民也是结合帝国实际,想了很久才强硬推出。 哪知道,第一道难关便是遇到了世家的刁难。 世家怂恿学子质疑和抨击朝廷新推出的科举制度,目的便是希望重新回到原来漏洞百出的科举考试上,让世家子弟持续获利。 杨帆却郁闷不已,眼观鼻鼻观心,低眉垂眼一言不发,心头却暗暗吐槽:这事怪我啰? 他当然不想出头去顶这个枪口。 毕竟要面对的是天下所有的世家,杨帆还没楞到那种地步。 唐朝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 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 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 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最重要的科举内容是常举,常举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 要求对有关国家的大政方略问题,作策论五篇,旨在选拔一些具有宏观全局意识的高级人才,因此对考生要求非常高。 当然,能被推荐而来的,几乎都属于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