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二章 封赏的争论 (第6/10页)
“可是转念一想,其实也能够解决,大唐内作jianian犯科之辈不少,再加上关中一带不是迁入了几十万的突厥人吗?” “只要我们合理利用这些人,朝廷只要支付少量的钱财,就可以让这些人为我们所有。” “况且,刚开始也不一定要在全国一开始就实施,只需要在长安城附近先做一个试点,如果可行便可逐步推开。” “运河工程为何会导致隋朝的灭亡,归根结底是隋炀帝太急了,不顾实际的胡作非为。” “但是修建水泥路,完全可以吸取大运河修建的经验和教训,徐徐图之,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导致民变。” “另外,我们可以用分段承包,对百姓雇工的方式进行,不仅能减少朝廷负担,又能增加老百姓收入,简直是一举两得,利国利民。” 显然,李承乾又把从杨帆那里听来的东西进行了整合和完善,提出了一套行之可行的方案。 如果杨帆听到,一定会感叹李承乾的聪慧,即使怯懦也不是一个一无是处之人。 众大臣没想到李承乾居然有如此见识,纷纷颌首赞同,李世民也欣慰的点了点头。 只有刚刚极力反对的长孙无忌尴尬一笑,说道:“殿下的说法,有一些微臣是认同的,但是雇工所用的钱财,从何而来?” “再说了,这修路的沙石也许不值钱,但是那水泥,总不能不用生产吧?” “况且,如果大量的雇工导致百姓耽误了农事,岂不因小失大?” 而房玄龄则点了点头,说道:“陛下,老臣却有不同的观点,像刚才太子殿下所说,有担心也是正常的。” “朝廷完全可以先从长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