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_第二百八十四章 我居然成了诱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 我居然成了诱饵 (第5/8页)



    如此慷慨的行为,被齐策赞赏不止,他凑在赵武身边低声自语:“‘吾土吾民……守土守民’。齐人曾不为人知的推进到此处,原本我们赵氏为了防范齐人,要花大力气构筑一条东部防线,但现在有了这些封臣,他们因为守土有责,便让我赵氏不花一分钱,建立起了东部防御屏障。”

    齐策说的话,就是对“超稳定”封建社会的本质的描述:封臣们有了自己的封土,便拥有了自己的封民,这使他们成为贵族,封土封民是封建贵族立身于这个社会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封地,他们就成了一位浪人(流浪武士),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以及贵族身份,在他们遇到侵略时,不用别人招呼,他们会自发的拼死抵抗。所以在封建社会,绝不会出现类似宋末、明末那种一两个金兵攻陷数座城市的现象——除非当地封臣们都死光了。

    这些沿途的无主之地,如果由赵氏亲自开发,不免要动用大量的家族财力与物力,将这片土地封赏给功臣,功臣们不免要动用自己历年的积蓄对这片土地进行开发,由此,本地的开发从动用赵氏积蓄变成家臣群策群力,赵氏自己不需投一个钱,事后能获得家臣交纳的“征税”,而且赵氏有功必赏的行为,让家族武士对家族充满凝聚力……

    这“一举”何止“三得”,简直令赵氏子孙后代受益无穷。

    对于齐策来说,他本人当然期望这片土地能得到大力开发,因为他自己的封地就在黄河南南支流的南岸。如果这片土地开发完善,则意味着他本人的领地得以与赵氏本土沟通起来,再也不是“孤悬海外”——正因为如此,齐策才凑到赵武身边,假装低声赞颂,却把话清晰地传入赵武耳中。

    赵武一路封赏下来,也带来另一种后果,随着他一路南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