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屈辱的投降 (第7/10页)
具体的形式反而不重要,既然这样,请允许我代表寡君主持‘出盟’。” 田苏轻轻点头:“无所谓了,现在什么形式都无所谓了。” 赵武马上跟着点头:“没错——无所谓了,现在什么形式都无所谓了。” 子展遵令,代表郑国国君出城,向盟军递交盟誓,请求盟军容许郑国结盟。 经过入盟、出盟两道仪式,看来这次郑国人不至于再随便背盟了。12月初一日(戊寅),晋悼公会同宋公、鲁公、卫侯、曹伯、郑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萧鱼(在今河南省许昌市,或说在原阳县内)会盟。 初三日,悼公命叔向对诸侯通告,宣布赦免郑国战俘,加以礼遇并释放回国。招回联军派于郑国境内的侦察兵,禁止联军在郑国劫掠——由此,“三驾之战”划上句号,晋国三次出兵,轮番用“三军疲楚”政策,仿佛是拳击赛中势均力敌的对手用“点数”击败对方一样,纯粹用点数赢了楚国。 命令下达后,子展急忙寻找赵武,殷切致意:“上卿,霸主已经下令赦免我国战俘,加以礼遇并释放回国……我国第一郭的百姓迟迟未归,上卿能不能告诉我一个具体日期,以便我们做好准备,迎接他们归国。” “啊呀,不好办呀”,赵武挠着头,诚恳的解释:“你看,我跟宋国、鲁国的军队进入郑国国都,时间是去年九月,现在已经是腊月了。我们赵兵跟其他军队不一样,我们的后勤补给以及粮食不是由士兵自己携带,而是后勤部队统一调配。 整整两个多月过去了,我的后勤部队来来往往两趟了,俘虏早已经押解回国了,现在恐怕已经分散到各个参战武士家中,要把他们重新甄别,集结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