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十七章 比哀伤还要哀伤的事2 (第2/4页)
领援军走了。子木望着信使远去的背影,愁的头发都快白了:“他鼓盆而歌,慷慨激昂,带着决死的勇气去救援大王,我却不知道该夸奖他这种勇气,还是该责骂他呢?咱们楚国现在连健壮的妇女都上阵了,国内本来就士气低迷,这位信使再穿着一身孝服麻衣上阵,恐怕我们的士气更低迷了,即使援军上去,坚持不了多久就要崩溃。” 左右劝解说:“信使他这么做,何尝不是在鼓舞士气?! 我楚国人都是感性人,他们容易被什么事情激动,也很快会感到沮丧绝望。如今我们的大王被晋军围困,这是‘比哀伤还要哀伤的事情’;我们国内青壮搜罗一空,连妇女都拿起了武器,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 信使鼓起了人们悲哀的情绪,鼓起了人们的愤怒,常言说‘哀兵必胜’,他带领这支充满哀伤与悲愤的军队,前去救援我们的国王,不是正符合兵法之道吗?” 子木展开眉毛,笑着说:“哈哈,是我多虑了,但愿他能带着大王回家。” 子木转换了表情,开始脸上带着笑夸奖这支以妇女为主力的援兵。 相对的,此时的赵武却很悠闲。 楚国信使往返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了,郑国的工匠正在奋力造船,月中的时候,吴国的送嫁团也穿山越岭来到了汝河南岸,而后由晋人接应过了汝河北岸……有了这些吴国造船的巧匠,晋人造船的速度更快起来。盘点这一个月的辛苦,晋国已有了三百余艘大大小小的战船,而今天是战船初次下水,赵武带着楚国美姬,以及郑国、宋国两位正卿泛舟汝河之上,试验船只的cao控性。 吴国人实诚,这次送来的造船匠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