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第9/10页)
的拉开了弓弦——在学子们拉开弓箭的同时,令人牙酸的吱扭扭声响起,临淄城下,如同森林一般竖立的扭力投石车,床弩也开始上前,巨大的弓箭与陶土烧制的石袋放入了发射位置。 轻鼓声随着赵武的挥手,立刻变成凝重的四拍节乐曲。这种四拍节鼓点是晋军最熟悉的,列国称赞的“好整以暇”,其由来就是这种四拍节的旋律。而中华文明,其实就是建立在这种四拍节的旋律当中的,著名的秦军军歌《无衣》就是四拍节,诗经中大多数诗歌都是四个字一拍节,而中国成语也是四个字为一组音节。 《说文解字》中说:止戈为武。止,趾也。它的意思是,国家建立的基础是干戈,这个词就是“武”。 在中华先民生活的恶劣条件下,如果不手持干戈保卫家园,那么家园可能最先毁于野兽之手,然后才是人类的同类。 在春秋时代,一个尚武的人才是一个正常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才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后世把这样的人称之为“士”。 晋国是一个尚武的国家,晋国百姓从生下来就以能挥动干戈作为荣耀,为此,晋国称霸天下数百年。晋国的文化爱好就成了天下诸国的文化爱好,晋国常用的词语就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他们军队进军时,所脚踏的拍节也成了中华文明血脉的一部分。 此刻,四拍节的鼓声唤起了晋人血脉中尚武的力量,这力量使人燃烧,使人禁不住呐喊——在震天动地的呐喊中,几名学子松开了弓弦,箭离弦而出。 也就在这时,赵武慢悠悠的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成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学子们弓箭离弦的那一刻,上军司鼓将军号举到床边,鼓足腮帮子吹起一声饱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