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_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场史诗上的攻城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场史诗上的攻城战 (第8/10页)



    要知道,作为历史记录,《春秋》是中国历史上最严谨的。这样严谨的史书,居然记录了一段类似小说般的情景。

    赵武想了想,暗自赞叹:也许,后来的小说都是山寨了这段对孔圣人他爹的描述。其实我知道,历史上,真正托起千斤闸的仅此一人,再无其他。当然,也唯有在春秋,人还能托起千斤闸,因为这时的千斤闸做工简单,实际上没一千斤重。

    稍稍平静下心来,赵武又暗自琢磨:这段历史记载至少还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春秋时代,南方小国已经有了瓮城结构,而且城门口有了千斤闸。另外,这位猛士狄虒弥也有意思,他居然拆下了车轮当盾牌。

    幸好这时代,车轮与车轴不是连体的,否则的话,那就笑话了。

    稍停,赵武又把目光转向后续文字:鲁国人如此记述说,孟献子当时在城外,他看到梁纥(孔圣人他爹)手里托起千斤闸,感慨说:“《诗》里所谓‘有力如虎’,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吧?”

    这场攻城战结束后,不甘心的鲁国人又发动了数次攻城,偪阳人相当自信,再次戏弄对手,他们居然将一条布从城上垂下,并在城上大喊:“爬上来啊!”

    偪阳人喊叫的时候,孟氏的家臣秦堇父正好运送辇重(贵族乘坐的重型兵车)到达偪阳,听到偪阳人的喊叫,他挽起袖子攀布而上——以后的情景类似一出惊喜剧:

    第一次,秦堇父眼看快爬到垛口,偪阳人突然将布割断,秦堇父重重摔下城根,昏厥过去。偪阳人在城上得意洋洋,又把布垂了下来。

    第二次,秦堇父苏醒后再次攀爬。眼看快爬到城墙口了,偪阳人在城头上松开了布,秦堇父拉着几尺长的布,从城头上飘飘荡荡再次摔下。

    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