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心烦,不是为了豆子 (第2/8页)
变的依旧是传统。从中国文化的本质来说,它是一种政教合一的体制。最高领袖是“天之子”,是神灵在地上人间的化身。他掌管祭祀用的祭器——鼎,也负责解释神灵对人类所说的语言(这就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出处)。 君主是神,依次顺延,君王之下各级领导都是类似神灵一样,是需要膜拜的偶像,其中也包括自家先祖、老师等等,于是,你敢发个短信亵渎,或者质疑一下领导试试,立马“跨省”。 因此之故,孔夫子教授的知识虽然时过境迁,已开始不适应后来的时代,但它依旧神圣不可触犯。 因此之故,春秋便成为整个中华文明的道德、文化制高点,后人谨小慎微不敢超越,因为那是违反传统。 于是,他们只知道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相互争吵谁对先祖的话理解正确…… 赵武改变了晋国的面貌,甚至说改变了华夏的势力格局,但他能改变这种传统吗? …… 院外吵杂声渐渐平息,准备好的武士已开始走上街头,向军营汇合。火把逐渐稀落,侍从们不得不在花园里燃起火把照明,侍从的走动声,以及火把的光亮惊动了在院中歇息的赵蓝儿,她披衣而起,走到院中陪伴父亲。 赵武正在打量一株茶树,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以及隐隐传来的香风,赵武头也不回地问:“今年的茶然神往:“不知道真实的赵武,遇到楚国这样的无赖,是不是也如此沮丧,嗯,或许比我还沮丧,因为他在山中躲藏了许多年,那现代说法是:童年时代由对强权与恐怖的阴影。真实的赵武都能熬过这场艰难……大约他的神经是钢丝做的吧。” 稍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