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的酒杯你不能用1 (第5/5页)
与郑国而来的吗?” 赵武这句话噎的子产与向戎直喘气,稍停,赵武又继续问:“我们绘制的水车图谱你们收到了吗,你们两国曾派出几百个人学习如何修建农田水渠,我记得南方水源充足,难道你们两个国家还没有从灾荒中缓过气来?” 子产一咬牙:“陈国听说今年受灾轻微,陈国的粮食足够了,如果伯国同意我们郑国的军队进入陈国,那么我们有能力供应晋人足够的粮食。” 子产所说的是晋人,而不是晋国军队,其中涵盖了自发南下参战的晋国武士。 向戎皱了皱眉。宋国与郑国正处于黄金阶段,两国的外交官好的同穿一条裤子,但牵扯到领土扩张,宋国有点不舒服:“郑国已经得到许国搬迁后遗留的领地,再去夺占陈国,恐怕扩张过快了。” 过去,在范匄主持的盟会上,盟约是“大毋侵小”。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盟约,因为立约人晋国本身就是靠欺负小国,勒索小国的征税才强大起来的,而赵武身为元帅也做不到这一点,他也是依仗小国的贡献,带领晋国度过灾年的。所以赵武在虎牢城新立的盟约是:大小相和。 这份新盟约追求一个秩序,要求大家和睦相处,如有纠纷可以投诉到晋国那里,由晋国依据法礼进行裁判,这样,晋国摇身一变,成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与裁判者。 因为这种变化,所以向戎与子产才敢在赵武面前肆无忌惮的谈论吞并陈国的事情——赵武追求的秩序是盟国之间的秩序。陈国是敌国阵营,不受盟约的保护。侵吞这样一个小国,两位素有“政治”名声的春秋名臣毫无心理负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