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9章 (第2/3页)
与政治权利,当然,这些东西高澄已经提前赐予了四个儿子,如封亲王、授开府、发往六部历事。 昭德四年(551年)正月十二,高澄下诏,命礼部参酌旧礼,有司具办仪物。 正月十三,明光殿上,天子即座,百僚班立,礼直官引掌冠、赞冠者入位。 由礼部尚书掌冠,中书舍人赞冠。 所谓赞冠便是男子行冠礼时,为之赞唱的司仪。 晋王高孝璋、秦王高孝瑜、赵王高孝琬、鲁王高孝瓘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完成繁杂的礼仪,可比高澄当年行冠礼要麻烦多了。 “好礼乐善,服儒讲艺,蕃我王室,友于兄弟,不溢不骄,惟以守之。” 随着礼仪官宣读敕令,告诫四位皇子,整个仪式可算是进入了尾声,一连串折腾下来,别说是高孝璋四人,就是御座上的高澄也是昏昏欲睡。 他最不耐烦这些繁文缛节,但为显庄重,又不得不为之。 一想到再过几年,高孝琮还得再办一回,高澄便后悔,早知道把他也一起算上。 明光殿中,一众官员纷纷向四王表示祝贺,高澄也强打精神,将四子唤到身边,又是一番谆谆教诲,才放过了他们,传召设宴。 九岁的高孝瓘坐在自己的席位上,整了整头上的冠帽,便也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 “长恭,高长恭……” 低声默念表字,他觉得自己与端庄有礼搭不上边,但既然是父亲所赐,却也欢喜得很。 在北齐朝堂为皇子加冠欢歌宴饮的时候,建康城中的台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八十八岁的萧衍自去年冬季病倒以来,病情始终未有好转,原本就日食仅一餐,只吃豆类与蔬菜,身行本就消瘦的他,如今被病痛折磨,更是形如枯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