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67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9章 (第2/3页)

檄文中痛骂萧纲杀兄,如今不许藩王入京吊孝,只怕父皇萧衍之死真有蹊跷,否则何至于心虚。

    先杀兄,又弑父,萧纶大骂萧纲不孝不义。

    据说萧纲看见这篇檄文,当场大喝无耻,四年前献上毒酒百坛,要杀兄弑父的究竟是谁,心里怎么就没点数,如今反过来把罪名栽到自己头上,着实无耻。

    而萧绎的檄文言语便要缓和许多,但也改变不了他在江州举事的事实。

    第四百三十四章 准备

    在南朝造反,无论是荆州军阀,还是江州强藩,都有许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可供借鉴参考。

    其成败根源,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起事之后,便得立即出兵,顺江而下。

    萧纶为了这场叛乱,早已谋划多时,在广发檄文,聚众起事的当天,便亲自领军往江州,欲与萧绎会师。

    而萧纲也早有准备,他以老将羊侃接替萧正德,都督京师诸军事,除皇太子萧大器随他镇守建康外,又派次子寻阳郡王萧大心、第三子临川郡王萧大款、第四子南海郡王萧大临、第五子南郡王萧大连、第六子安陆郡王萧大春等成年子嗣共计十二人,分别镇守自己所控制的州郡。

    危急关头,相较于外人,他更信任自己的儿子。

    毕竟地方官员有可能向萧纶、萧绎献城投降,但膝下诸子,可不敢把自己性命寄托在叔父们的仁慈身上。

    五月初八,萧纲在收到萧纶檄文的第一时间,即下诏,将萧纶、萧绎定为叛逆,革除其族籍,撤销二人官职,将建康城中二人质子尽数捕杀,其中就包括萧纶长子萧坚,以及萧绎长子萧方等、次子萧方诸。

    都已经剑拔弩张了,哪还是顾及叔侄情分的时候。

    江南大战一触即发,潜伏在江南的探子们纷纷将情报传回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