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3章 外交手段 (第5/7页)
之,让费大人见笑了。” 费策贤道:“但话说回来,就算你我两国今后都不买海汉造的战船,对其造船业的打击恐怕也是微乎其微。其中缘由,相信苏大人也是明白的。” 这缘由说穿了一文不值,那就是海汉根本就没打算卖战船给这两国,东印度公司去年买完那一拨之后,下次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有机会下单了。至于大明,除了福建军方之外就没人能买到海汉造的战船。 海汉造船业真正的大主顾还是海汉海军和国内的大海商,以及安南、福建等少数几个能从海汉大量购入战船的大买家。海汉海军几乎是在以每年一支舰队的速度扩大编制,这期间还在不断地对旧船进行改造升级,再加上供给外国的战船订单,其数目的确非常可观。 而海汉国内大海商在近几年也开始组建私人远洋船队,规模从最开始的几艘福船广船打主力,很快就发展到如今一支船队二三十条船,平均吨位在三百以上的大型船队。这样的船队不管是运载大宗货物还是移民,效率都远高于过去的传统海运模式。当然了,这样的cao作也的确不是谁都能效仿的,前期投入的巨大资金就足以让大部分海商望而却步了。 海汉这些民间的远洋船队目前跑的航线仍然是以北方大明为主,暂时还没有威胁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船队,不过假以时日,当这些吨位比荷兰帆船更大的重载货船进入南海之后,必然会占据原本属于荷兰的海运市场份额。所以苏克易对此颇为重视,而原本远洋海运业就萎缩得十分严重的大明肯定就没那么在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