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3章 长远眼光 (第4/7页)
目颇大的投资,而朝鲜在开放这些项目的尺度上比较谨慎,还是希望海汉在经营方面更多地按照朝鲜的标准来执行,毕竟以他们所知的情况来看,海汉经营的产业往往产能较高,时间一长就会以低价来挤占市场,到时候把官方运营的盐场、矿场、造船厂全给挤垮了要如何是好。 即便是强如大明,沿海地区的食盐生意也已经被海汉占去了不少份额,很多地方的官办盐场都因为竞争不过海汉产的私盐而倒闭,甚至有一些南方盐场索性就不再自行组织生产了,直接出售由海汉提供的私盐。福广两地盐课提举司的官员,这几年赚得盆满钵满者可不是少数。 但朝鲜国土三面环海,境内的食盐供应几乎都是来自海边的盐场,而国库的收入更是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国营盐业,海汉进入这个行业之后,侵占有限的市场份额几乎会成为必然,就靠上缴赋税恐怕也很难补足朝鲜国库的损失。 但海汉一方给出的说法却与朝鲜人所担心的方向完全不一样,海汉在朝鲜开办的盐场不会以低于官方盐场的供货价向其国内销售食盐,而且其主要的销售对象也不是朝鲜,而是北方的清国。 “贵国的边界线有很长一段与清国接壤,如果通过贵国向清国大量倾销低价私盐,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钱天敦提醒道:“你们担心会发生在自己国内的状况,到时候真正会出现的地方其实是清国。” 金尚宪听得倒吸一口冷气,他的确没想到海汉还有这样的手段来打击清国,虽然这肯定无法达到让清国经济崩溃的程度,但以倾销的方式向清国输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