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2章 退守大同江 (第5/7页)
天敦很坦诚地向许裕拙说明了当下的情况。 联军舰队把行动的时间卡得很死,也是为了在辽东的行动收益最大化。而联军相比清军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就是配备了大量的朝鲜向导。这与清军从朝鲜境内抓到俘虏充作向导有所不同,由朝鲜官方派给海汉的全是地方军中的斥候,对于地方上的环境,特别是野外环境更为熟悉。 而这次为了构建大同江防御体系,朝鲜还特地挑选了一批在大同江上跑了几十年船的老水手,派来听候联军的差遣。清军从北方抓到的俘虏当中,可没什么人能对大同江流域的环境有同等程度的了解,到时候打起仗来,这种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差异就会大大地影响到双方的作战策略。海汉可以早早就在一些适合渡江的地点部署重点监控,而清军要摸清楚大同江的水文状况,那就不是三五天能完成的工作了。 当天晚上,钱天敦设下简单的接风宴,慰劳刚刚从前线回来的福建水师将官,而作为地主的金尚宪也主动到场。他很清楚这支明军水师的回撤是放弃了对安州的掩护,没有了清川江上的封锁手段,安州城很快就会失陷。不过他已经知道了海汉的战略,来赴宴的目的并不是要责备明军的做法,而是想从许裕拙这里了解到前线的最新战况。 朝鲜自身的军事情报系统远远不如海汉组织的联军,对于前线的状况往往要延迟一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获知,而且自安州城与福建水师的联系被切断之后,安州守军对清军的动向已经两眼一抹黑了,最近几天并没有从前线送回来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