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2章 有赚有亏 (第5/7页)
、缉盗、平乱、荐举、参劾、收成、粮价、士人活动等等,说其是半个特务机关也不为过。 而供应给京城皇室的高端产品其实仅仅只是本地织物产出的很小一部分,杭州府有数万人从事纺织及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而有一定权力的官员们也乐于在这个产业中进行投资,就连知府何冠之也不例外。 何冠之借助族人、学生、关系户等身份,在杭州府投资了三家织造行,专门从事丝绸、锦缎之类的高端织物生产,而如今的主要销售对象,便是从不知缺钱为何物的海汉人。 是的没错,虽然当初杭州前后两起大火案让何冠之的处境十分被动,甚至还被兵临城下的海汉军当面羞辱过,可以说是跟海汉人誓不两立的本地官员代表。但他最终还是作出了十分现实的选择,毕竟财帛动人心,他实在很难拒绝这种触手可及的好处。在看到杭州府通判王元通过设立两处商栈就赚得盆满钵满的状况之后,何冠之便也有样学样地搞起了走私生意。 何冠之当然也明白海汉人将自己控制的三家织造行列为制定采购对象,主要还是想跟自己这个地方父母官维持好关系,所以才会心甘情愿地掏钱。哪怕实际上从这几家织造行售出的货物并不完全是其自身所产,只是过了一道手加了一次价的转手生意,海汉人也不会因为多付出了两三成的钱而有所犹豫。海汉出高价买的不仅仅是这些织物,还有何冠之在贸易移民等方面所提供的种种方便。 1635年初的杭州码头火灾之后,海汉出兵杭州湾,并且逼迫浙江官府签订了一个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