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0章 儋州风情 (第5/7页)
楚,但港口这么多进进出出的渔船不会骗人,如此繁荣的产业,必然是有丰厚的收益作为支持才能发展起来。 荀鹏程看得眼热,便开口问道:“老高,这边的渔业是不是也跟种植园差不多,都是越做越往大了发展?” 老高点点头应道:“是这个道理,不过这边的捕鱼船队没种植园那么多,也就十几支而已。规模小的船队基本上都被兼并了,如今能留下来的至少都是有二三十条船以上的规模。” 荀鹏程没有再继续往下问了,很显然捕鱼这条道也是走不通的,二三十条渔船他倒是买得起,但问题是他一个外地人去哪里能招募这么多熟悉北部湾海况和渔汛的水手?除非是他直接出钱把人家的捕鱼船队连船带人一起盘下来,但这种cao作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了。 另一个吸引了荀鹏程注意力的景观是官道旁立着的巨大广告牌,足有三层楼高,三丈多宽。为了防止被大风轻易吹倒,这广告牌是由许多竹片组成,中间留有缝隙让空气得以流通,背后有原木搭建的三角支架固定。即便是偶有台风来袭将竹片刮掉一些,修补的成本和难度也相对较低。 当然仅仅只是广告牌本身还并不足以吸引荀鹏程的注意力,因为类似这样的广告牌其实在三亚并不鲜见。如今胜利港和三亚港进出口航道的两岸,几乎全是商家花重金设置的大型广告牌,在进出港的船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而儋州官道旁的广告牌,让荀鹏程感兴趣的是上面的内容。 广告牌的内容其实十分简洁,就只有白漆刷出的两排文字,第一排是“距儋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