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第1540章 形势比人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0章 形势比人强 (第5/6页)

话语权都已经被少数几家大户给掌握住了,甚至是直接被海汉捏在了手中。而这些经营规模较小的商户,基本就只能随市场大流了,甚至连商品的定价权都不在他们自己手里了。

    比如舟山港至浙江各个州府的航运费用,便已经开始从早先不同船行的报价不一,开始向如今正在推广的标准化转变。对于干散货、装箱货、客运载人,都开始按照海汉制定的价格标准执行。而那些依然我行我素的小船东赫然发现,本地的几家经营规模较大的船行和车马行仿佛是约定好了一样,全部按照统一的价格标准发送货物,而不在这个体系之内的运输商,其水陆转运的费用就要明显高出一截。想要把运输费用降下来,就只能先加入由海汉牵头的宁波运输业行会。

    海汉对于行会的管理自然不会完全延续封建行会的那套糟粕,而是加入了大量的企事业单位管理手段,将行会当作了正儿八经的产业来经营,并会定期进行考核评审,将那些不合格的经营者剔除出去。而海汉制定的行业标准,也是通过类似这样的行会,推广到业内的各个商户。

    这样的形式虽然看上去有些老套,但在加入了海汉带来的新鲜理念之后,行会所能起到的作用就很显著了。而对于未加入行会的对象,行会的胁迫作用也非常有效,特别是像金融行业这种性质,只要有了和兴号一家表态要跟着海汉干,一点被破就等于全线告破,其他所有钱庄也都只能跟进,否则就等着被和兴号踩到脚下了。

    虽然民间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但宁波府衙对于传闻却没有作出任何表态,既不澄清,也不追究传闻来源。很多人将府衙的这种态度视为了默认,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确认了两国建交在即,意识到其中商机的也大有人在。前些日子原本还被大商家小心提防甚至是抵触的行业经营标准,在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