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第1286章 昌化工业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6章 昌化工业区 (第4/7页)

,而这个高炉的内部构造和运作方法,似乎全都是建立在对温度的精确掌控基础之上。而海汉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刘尚却是想不明白。

    对于温度的概念,刘尚的认知中只有寒、冷、凉、温、热、烫之类词语所表达的温差范围,这种描述的主观性极大,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多数时候是以体温为标准来衡量周围环境的温度。即便是从事冶炼行业的熟练铁匠,也只能凭借经验观察火焰颜色来判断大致温度,没有什么如斤两、尺寸一般确切的计量单位,看来这又是海汉人的独家发明之一了。如果海汉人真能够准确掌控温度,那么在冶炼技术方面必然也是超过了大明一大截了。

    事实上西方在16世纪末的时候才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成了第一个气体温度计,到1641年的时候才出现了第一支以酒精为工作物质的温度计,在其后的数十年里,科学家们不断完善这种温度计,并尝试着标出刻度来衡量温度变化。到1742年的时候,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制成的水银温度计以水的沸点和冰的熔点之间的温差为参照标准,定义了温度的度量单位,到1750年的时候才有了正式的摄氏温标。而当下才1635年,这个时候世界上能给温度制定一个准确度量单位的,也就只有从未来穿越回来的海汉人了。

    这中间的曲曲拐拐,刘尚自然是不明白的,他只知道海汉人这个发明,就足以又将大明抛下一段距离。乔志亚说的数据他都听得清清楚楚,可就算记得这些数字也没有任何作用,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这温度是如何度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