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0章 各取所需 (第6/7页)
力优劣,这也引起了李溰的兴趣。他也很想看看,海汉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军队,是否会认为自家的常胜军也存在着短板。 稍稍出乎他预料的是,撰文者很直接地指出了出征朝鲜的海汉军部队所存在的问题:兵力过少,对后勤依赖大,陆上机动能力差。另外还有一点缺陷是与朝鲜相关,因为两军实力和军制差异太大,因此难以得到当地军队的有效协同配合。 如果放在以前,李溰可能对最后一点会持保留态度,但现在他也知道这其实是客观事实,朝鲜军想要在战场上与海汉军并肩作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关于另外几个短板,对李溰来说倒是很新鲜的说法。而且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被指出的这几个短处的确不无道理。 算上其他几支盟军,进入朝鲜的联军部队总兵力也就只有几千人,这相较于清军入侵朝鲜的十万大军显然是不成比例,不过由此倒是衬托出了联军与清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而由于联军对后勤保障的依赖,让他们无法长期在鸭绿江一线作战,最终还是主动回撤到大同江畔建立防线。至于陆上的机动能力,这一点在战争后期更是暴露无遗,海汉军成建制的骑兵部队太少,而步兵在内陆的长途行军又会严重削弱战斗力,这直接导致了反攻阶段对清军的追击结果并不圆满。 如果这几点缺陷能够得以弥补,那清军入朝的十万大军能有多少逃回国都是个问题。不过报上也说了,所谓短板只是相对自身实力而言,但对于敌人来说,这些短板依然是他们跳起来都摸不着的高处。海汉军只要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