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2章 进退维谷 (第4/7页)
看到突破海汉防线的希望,甚至连给对手造成了多少伤亡都难以判断。 打完这场仗,皇太极其实现在已经醒悟了几分,海汉在大同江畔摆下这个阵,目的可能不仅仅只是要阻止清军渡江南下,更有借着这个战场消耗清军有生力量的意图在其中。理智告诉他现在就应该果断撤军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但“不甘心”这个念头也在不断地消磨掉他的理智,让他难以用沉稳的心态去作出一个对己方最有利的决断。 而其他将领的心态也与皇太极大同小异,他们这次调集大军出征朝鲜就是抱着势在必得的态度而来,甚至一开始都并没有将海汉的介入视作真正的麻烦。但如果现在回过头再看这几个月的战事过程,海汉当初在鸭绿江的先硬后软应该也是故意为之。 试想当时如果海汉就以鸭绿江为防线构筑阵地,清军想要在当地完成渡江也并非易事,甚至有可能会让出征朝鲜的作战计划直接胎死腹中。但海汉却在一个奇妙的时机选择了主动退出鸭绿江,将入朝的通道毫无保留地奉送给清军。当时看似乎拣了个大便宜,大军不用死战便顺利渡江进入朝鲜,可现在回头再看,这分明就是海汉有意引清军入朝的举动。 清军入朝之后,海汉会借此提出多少条件,又从朝鲜拿到多少好处,这大概是必然会发生的状况。光是这大同江畔的军事基地,就不知道要耗费朝鲜国多少资源才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建起来。而海汉人在这里基本上也算是享有主场之利了,以逸待劳应战长途跋涉而来的清军,自然更占优势。 清军劳师动众发动战争,到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