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4章 无力抵抗 (第6/7页)
让杨运留意一下当地有什么可以cao作的生产项目。倒没想到杨运如此上心,竟然凭空运作出这么一个大项目。 按照杨运的预估,当地可用的沿海滩涂面积超过两千亩,如果建成盐场,那么至少需要四五百名劳动力,这在石迪文近期策划的产业上岸计划中已经算是规模比较大的项目了。像杭州大费周章的那几处新建的织造工坊,所雇佣的纺织工数量也不过就是这个水平了。 对于制盐这种在海汉早就已经实现工业化cao作的项目,其运作机制和平均利润都一直十分稳定,开发起来难度不大,也就只是前期建造各种盐池会有比较大的工程量而已。石迪文对于这种收益稳定且能够推动海汉工业化在大明落地的项目非常支持,立刻便从本地的财政资金中调拨了一笔钱给杨运,要他尽快将这个项目运作起来,稍后还将向三亚报告此事,争取从工业部申请到专项启动资金来把预支的窟窿补上。 对带回来的几份海水样本的化验工作也在当晚就出了结果,海水的含盐量完全符合盐场生产所需的标准。于是杨运第二天一早便再次奔赴象山县,找到了顾曲飞等人,要求他们尽快将土地落实到位,然后雇佣人手准备开工。 顾曲飞等人完全没想到杨运只隔了一晚就回来了,而且已经定下来要在这里建设一处新的盐场。他们这帮财主有生以来还从未参与到这样重大的项目中,不禁都又是兴奋又是紧张。兴奋的是总算是跟海汉人搭上了关系,以后不愁赚不到大钱了,紧张的是这盐业终究是国家专营,私自制贩私盐可是重罪,也不知道海汉人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