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4章 来不易回更难 (第3/7页)
在交战中折损,所以整个部队的情况都还比较稳固,就算撤军也不太可能出现混乱失控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陆军也不敢贸然离开阵地去追击清军,反倒是海军绕到北边利用江河环境进行截击比较稳妥。而且相比大同江畔的这处花费两个多月时间建起的阵地,海军的作战环境所需面临的风险更小,要拦截清军也远比陆军更为容易一些。 于是在清军收兵回营的同时,王汤姆便下达命令,包括陆战队在内的所有海军人员在码头区集结待命,准备出发。仍然在大同江上游执行巡逻任务的十来艘海汉战船也要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刻赶回基地,加入到北上包抄清军后路的行动当中。 清军大营当天没有任何动静,对于开始零星出现在附近的海汉侦骑也没做出什么大的反应。但越是如此平静,海汉这边就越是认定清军是在做退兵的打算了。 而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清军收兵回营之后,皇太极便召集众将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放弃继续与海汉交战,将大军撤回国内。 这可以说是清军近年来对外军事行动中少有的状况,虽说对大明的战事也多是以清军自行撤退而告终,但那一般都是清军在大明境内搜刮够了人口与钱粮,带着战利品大摇大摆地离开,与当下这种战败之后灰头土脸地离开根本不是一回事。 当然了,如果不是海汉人不合时宜地出现在朝鲜战场上,清军的胜绩肯定会毫无悬念地延续下去,朝鲜只会成为清军铁蹄下沦陷的又一个受害者。 打不过就撤,清军对此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抵触,顶多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