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4章 接盘条件 (第4/7页)
言人,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张金宝也知道有些东西比较敏感,如果向官府公开申请,未必能获得通过,所以他便假托诗社之名,开始向各家书院的精英发出邀请,让他们参与到自己的“大计”之中。 当然了,这种邀请除了张金宝个人名望的号召力之外,还有一个能让各家精英动心的原因就是张金宝所描绘的美好前景和丰厚回报了。 按照张金宝的构想,这些研究项目只要有了眉目之后,就可以设法去寻找愿意出钱的金主,将其转变成生产力来获取收益。而研究者可以通过出售研究成果或者入股后续的经营,来获得经济方面的丰厚收益。 但张金宝对于实际的问题估计得不够周全,例如项目研究周期长,所需资金多,寻找金主的渠道比较缺乏等等,在初期都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理,以至于在海风诗社运作了一年多之后,依然是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寻找项目出路也极为不顺。张金宝虽然通过经营琼西书院赚了不少钱,可是在诗社的研究项目上都填进去了,甚至连自己的房产也抵押给了海汉银行来换取周转资金。如果不是遇上了荀鹏程,或许再有两三个月,张金宝就得考虑解散海风诗社了。 既然已经求到李奈头上了,张金宝对于诗社的经营状况也就没有再作什么隐瞒,老老实实地和盘托出,希望李奈能够有一个更合理的解决方案来挽救诗社的前途。 李奈听完之后提问道:“那你的诗社目前有债务吗?” 张金宝摇头道:“虽然没赚钱,但也没有债务,所有经费都是在下自己掏腰包贴的。” “张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