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16章 南海销金窟 (第2/7页)
能的幸运儿,在到埠很短时间内就已经脱离了奴籍,被重新分配到更能发挥他们特长的岗位上。 而这样的人口政策,也使得安不纳岛上的人种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占据绝对多数的依然是汉人,但除了汉人之外,从欧洲至远东这沿途各地的各色人种,在岛上基本上都能见到,单就这一点而言甚至已经超过了号称南海第一港的三亚。 而作为经营者的管委会,也从各个族裔中挑选了不少头脑灵活的年轻人,教授他们说汉语识汉字。这倒不是要急于让他们融入海汉社会,而是岛上的经营前景,需要一批通宵汉语与各族裔语言的翻译。而这个措施也不只是为了指挥这些被贩卖到安不纳岛的奴隶,毕竟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皮鞭就能达成这样的目的,不用这么大费周章。培训翻译人员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应付越来越多来到安不纳岛的外国人。 由于安不纳岛的港口条件实在有限,所以这里也很难像岘港或是三亚那样作为大型贸易港口来进行开发运作,而现在能将这样经营成为南海中的一处转口贸易港,更多的是依托于岛上种植园的出产,以及由商业机构和观光娱乐业撑起来的人流。除开来此定居的移民和奴隶,安不纳岛的外来客流其实是以非汉裔为主体,所以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也非常突出,通宵各国语言的翻译就成了岛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职业。 “我们现在有二十多个翻译,但一到生意旺季,这点人手是远远不够用的。”穆夏柏不无感叹地说道:“每年岛上搞大型活动的时候,港口差不多就像你们到来这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