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1章 粮食新政 (第2/7页)
从粮食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既然主管官员全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们也就一直没有对这种cao作模式提出过异议。 这种贸易模式有两个缺一不可的重要因素,一是大成米行在本地粮食市场上的绝对影响力,二是东印度公司管理粮食采购的官员能获得足够的收益,任一项条件出现了变化,都有可能会导致这种模式的崩塌。 大成米行目前仍是巴达维亚本地最主要的粮食供应商,即便东印度公司这几年也在开始组织屯田种粮,但种植规模和运作效率较大成米行都还有着极大的差距,产粮成本甚至比从大成米行采购的价格还要高一些。所以东印度公司内部对于自行种粮一直存在争议,认为不如直接向大成米行下订单来得轻松,特别是能从粮食贸易中获得回扣的官员,主动在东印度公司内部充当了大成米行的说客,坚决地反对将公司资源投在回报较低的农业项目上。 但坚持要自行种粮的这一派也并不弱势,这些官员认为粮食命脉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上才稳妥,而非交给黑发黄肤的汉人移民来负责。哪怕在前些年的战争中,成大朋曾与城中的荷兰人患难与共,也并未赢得东印度公司内部的完全信任。在这些荷兰人眼中,成大朋终究是异族,不可将粮食这种重要资源常年交给他去掌控,巴达维亚的粮食市场控制权最终还是需要收拢到官方手中。 这就不得不提到东印度公司目前粮食采购模式的第二个重要因素,相关事务的权力分配模式。对主管农业和粮食采购的官员来说,他们屁股下面的位子就是一个聚宝盆,每年通过粮食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