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6章 秩序恢复 (第4/6页)
一份生计。到第三天的时候,官方所登记的人数已经突破两千,其中约莫一半的人被分配到了马尼拉港,对这里的码头设施进行改扩建。其余的人则有大部分都被派去城北新近成立的国有农场,在那里开垦新的农田,以栽种农业部所规划的各类经济作物。 西班牙人占领时期,马尼拉港的码头规模其实也已经不算小了,鼎盛时期的马尼拉舰队驻防在这个港口,所占用的码头也不过才整体的三分之一不到而已。只是西班牙人对码头的开发建设受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和造船水平所限,根本没考虑过会有海汉所能建造的这种大型帆船进入港口停靠,在泊位的设计上依然趋于保守。此外港口上也没有什么大型设备,不像海汉自家经营的港口,既有便捷的干散货吊装工具,又有由海到陆的码头轨道运输系统之类可以提升装卸货效率的港口设施。 要扩大这里的贸易规模,邱元认为首先就应该提升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而他在实地考察了马尼拉港之后,认为旧有的状况显然不适合海汉的经营标准,所以必须要先对港口码头进行一定程度的升级改造,让这个海上门户能够保证货物进出港的畅通无阻。 当然了,要进行邱元所设想的改造,工程量也小不了,按照估算至少要有三至六个月的工期,而且还得分阶段施工,以保证马尼拉港在施工期间依然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转。于是这在带来了大量工作岗位的同时,也给新上任的邱元带来了不小的经费压力。即便是按照最便宜的的工程造价标准来计算,马尼拉港的改造工程所遇花费也得百万之巨,而执委会批给他的建设经费相差太大,能把一期工程搞完就算很节俭了。 好在邱元对于这种状况也有所准备,这次从三亚出发的时候,同行的船队中除了各个部门的基层官员之外,还有来自大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