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1章 各怀心思 (第5/7页)
不是由柔佛单方面承担,始作俑者东印度公司也应承担至少一半的份额。而且信函中还特别声明了如果此要求被拒绝,那么海汉将自行处置所有战俘,并且保留对东印度公司和柔佛国进行战争报复的权力。 自行处置战俘那也就罢了,毕竟海汉索要的赎金和赔偿数目太大,大到这两家看过之后就打算放弃营救了。但战争报复这个威胁却不能无视,毕竟从海汉的实力和过去的事例来看,他们要对某个国家动武可不会只是在嘴上过过干瘾而已。海汉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只要他们认为有必要,那动起手来也不会有什么忌惮。 柔佛高层可不会认为海汉在星岛驻扎的军队规模不大,这种威胁多半只是停留在口头上,1633年海汉组织多国舰队巡航南海,并且在之后成立南海贸易联盟的场面可还历历在目。海汉在南海地区有相当强的号召力,如果要对柔佛进行讨伐,那么跟风而至想从中分一杯羹的人肯定不会少。特别是葡萄牙这种本来就与柔佛有着灭族灭国大仇的对头,肯定会抢着出手。到时候这场战争可能就不是海汉对柔佛的一对一了,而是会演变成多国出兵瓜分柔佛的惨剧,这自然是柔佛高层要尽力避免出现的局面。 英国人虽然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但他们显然没有柔佛这么急迫,毕竟东印度公司的势力范围还没有实际进入马六甲海峡,海汉真想找他们的麻烦倒也不是那么快就能奏效的。加之留在柔佛的英国人当中又没有谁能担起相关的责任,所以对于海汉开出来的条件并没有明确的态度,只能一方面派人赶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