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7章 军演部署 (第5/7页)
海汉的海外港口中首屈一指,货物吞吐量甚至比珠江口的香港岛还多了一成左右。 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也为这个地方注入了活力,初创时这里加上本地人,人口也不过才一两千人,而现在常驻岘港的人口已经达到五千,其中超过八成都是登记造册已经入籍的归化民。虽然这些人当中有不少是安南裔出身,但当他们加入海汉之后,享受到这种新社会制度下带来的种种好处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会以自己的新身份为傲。 岘港本地最大的产业有两项,除了海贸相关之外,另一项便是造船业。除了海汉与安南合作开办的岘港造船厂之外,这里也还有不少小型私人船厂存在。李毛仔等人在台湾鸡笼港的做法,在这边其实早就有人实施了。 颜楚杰的考察行程中便安排了参观本地的一处私人造船厂,这间造船厂的老板名叫詹勤,说起来也不是外人,他是大海商詹贵的侄子,后台老板其实就是詹贵。詹贵跟海汉合作多年,甚至举家搬迁到三亚定居,也算是海汉的铁杆拥护者之一。詹家在海汉殖民地的产业,也因此而多多少少能得到一些扶持和照顾,比如在岘港这间造船厂所建造的渔船、货船,其设计方案便是来自海汉海运部。 詹勤一边带着颜楚杰在船台走动参观,一边向他介绍自家船厂的经营状况:“……如今安南商人大多意识到了海贸的好处,掏钱打造新船的意愿也很积极,在下这边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下半年了,正打算趁着年底前这几个月的时间,再修建两处船台一起开工。” 在岘港休整补给完毕之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