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3章 三亚见闻 (第6/7页)
商铺可不是那种住家户在门口支个摊卖点针头线脑、小吃早饭就算数的,很多商铺实际上并非只是一个铺面,而是综合商栈的性质,临街是铺面,后面是库房和居住的地方。类似福瑞丰之类的大商家,其商栈还分了胜利港和三亚港两处,每处都是占地数十亩,商栈内除了库房和居住场所之外,甚至还有自家的车马行。而那些酒楼、饭店之类的消费场所,就算是起了四五层楼,建了七八进院子,在统计中也是只算一家商铺。因此三亚这商铺的数量听起来似乎不算太多,但实际经营规模却远胜大明的城市了。 而来此投资的外国客商越多,便越是能带动三亚的商业气氛和消费能力,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节奏中。外来资本的不断涌入,让三亚的区域商业地位也水涨船高,时至今日,南海第一贸易港的身份已经十分稳固,年贸易量已经超过了广州足足五倍有余。 对于费策贤来说,这里的商业氛围也的确是让他感到大开眼界,在三亚参与各种贸易活动的的并不是只有汉人,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奇装异服、深目高鼻的异域人士,甚至连有些店铺都是这些外国人开的。费策贤在礼部这些年虽然也见识过不少外国人,但数量恐怕还没这里随便逛上一圈见得多。他不禁有些好奇,海汉是如何管理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 费策贤向张千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张千智解释道:“我国有非常完善的外来人口登记制度,所有来到三亚的外国人,都必须先登记身份,才能进入城区活动。如果要在三亚长时间驻留,那就还得办理相应的手续。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