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 (第3/3页)
了这样的规定。 宁文洲想了想,确定了主题——苔花。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宁文洲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此,这个主题不常见,足够对方伤脑筋了。 随后,宁文洲又规定了韵脚、平仄对仗等。 很快,出题时间到,双方交换题目。 拿到对方题目,宁文洲额头一疼,对面估计看出他是个南方人了,主题是——大漠景色。 呵呵,他宁文洲这辈子就没见过沙漠。 好在夫子们见多识广,当年宁山长也在西北荒漠当过几年边官,得好友也就是云父支持方才辞官来了芸州。 边关苦寒,宁山长时常给宁文洲说起边关的风土人情和大漠风景。 而之前,宁文洲又看了一夫云见山所作的大漠图,他对画中辽阔的景色和耀眼的落日十分记忆深刻。 宁文洲回忆着自己看到那幅图的震撼,脑海里响起父亲对大漠的描述。 再一看要求的格律,宁文洲瞬间来了灵感。 提笔,一气呵成写下一首诗。 宁文洲以为时间还早,不料他写完一看,作诗时间已经过了大半。 将所作的诗读了几遍,检查过格律没有错误,宁文洲一字未改,就准备交差,开始琢磨文赋的写作。 来到滨州也有一段时间了,纪夫子也带他们多次出门,在滨州城和附近游览。 纪夫子有经验,知道书院大会一定会出举办地所在之地有关考题,故让他们多注意观察滨州的风土人情。 宁文洲也尝试写过描述滨州风土人情的文赋诗作。 但宁文洲始终觉得,他对滨州的描写过于浅薄。 滨州沿海,但在海运没有被发展起来之前,这里十分荒芜且贫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