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_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4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461节 (第4/5页)

拍戏本身并不是我的长处,我只是帮导演把握方向,提供建议,筹措资源,所以应该也是介乎于这两个职务之间的重要工作,那就拿票房的百分之二。”

    安宁还瞠目了下:“百分之二?这么少?”

    荆小强呸她个外行:“国内没有票房制度,这是个非常高的比例了,当然,在我看来,这部投资五千万港币的戏,票房低于两亿港币都是不合格的,你有信心吗?”

    卖两亿啊?

    安宁立刻有压力感了。

    第460章、人人都有利是派

    这是一种巨大的观念转变。

    在票房制度之前,国内电影主要为zz服务,歌颂表达都要有意义有内涵。

    然后八十年代从《少林寺》之后开始进入市场化,就被各种粗制滥造的电影冲乱了市场。

    因为这时候导演和演员都是拿工资,要么专注于演满足自己的艺术片文艺片去拿奖,要么就是哗众取宠迎合市场媚俗多卖点拷贝。

    所以拍摄精品化的商业片,而且是给出多少投资,多少票房要求,像个商业项目那样分拆目标一步步达成。

    绝对是这个时候内地,甚至包括hk电影都没有达到的好莱坞模式。

    荆小强还给安宁普及了下国际常识:“假如说卖了两亿港币票房,通常电影院会拿走一半,这样那样的行业费用开支之外,只有大概三成左右算是投资方的利润,我们电影公司作为出品方,也就能拿这六千万元的两成,一千二百万港币,而我作为监制,直接拿四百万港币,你还觉得少吗?”

    安宁快速心算下,有点瞠目:“票房卖两个亿,欧老板那边都还没收回五千万的投资?”

    荆小强摊手:“对啊,去年的《黄飞鸿》不到一个亿,《纵横四海》更是只有五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