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_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72节 (第6/6页)

的都是寥寥无几。

    但在戏剧界,这还是基cao。

    从一两百年前起,欧美每出戏前都有宣传页介绍了。

    哪怕没这么复杂精美,起码角儿是谁,今天的指挥、演奏名家是谁,这都是卖点。

    国内高端点的戏院也有这么做的。

    所以把戏剧界那一套挪过来,就等于是把十年后互联网兴起,二十年后移动互联网流行的网上介绍给用上了。

    也许后面的电影界真是因为有了互联网就不做这个白费功夫。

    但无形中也就少了几分仪式感。

    国人在改开后最瞧不起的恰恰就是仪式感,搞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东西干嘛呀,直接上正题!

    主要也是取消仪式感会让成本降到最低。

    但千百年来,仪式感的存在,还是有些特殊价值。

    百老汇在这方面是做得最滴水不漏。

    荆小强也是最熟悉。

    好了,现在可以想象,等《雪原谷》上演的时候是个什么局面了。

    荆小强没有过多渲染这事儿,而是跟樊国飞和滚社的一帮骨干谈:“你们要怎么做,全国高校摇滚音乐社的表演,是不是也能出这样的宣传折页,这样的宣传件,我们不需要招揽观众,但这是对台上人物的介绍,这才能帮助他们成为名角儿,换句话说这是造星的一部分……”

    随手拿起之前滚社做的大旗、t恤:“很棒,这已经算是很棒了,但能不能再更进一步,做出滚社的周边销售,熊猫滚仔的公仔,水壶、水杯、文具等等等,这一切都是我们走遍全国做演出时候,给观众留下的礼物,加深滚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甚至还能加深年轻人对高校的向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