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四百八十二章 德清和尚红了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二章 德清和尚红了脸 (第2/5页)

非用驿路传送,否则就是托人顺路转送,这当然必须是顺路才行。也有派专人送信的,可是海南太遥远了,即便佛印也不好意思派人千里跋涉,只为送一封信。

    当时堂上有个游方和尚,慨然道:“儋州不在天上,行即至耳。”当堂领了书信,转身就走。

    这和尚一路步行,半年之后来到儋州,把信交给穷困潦倒的苏轼。东坡大为感动,就问对方想要什么。此刻的苏轼几乎拿不出任何像样的东西,他问对方实际也是想不起自己能送什么。

    这位和尚只提出一个小小要求,请东坡给他写一幅字。

    东坡慨然提笔,写下一幅文采斐然,书法价值很高的字,这名和尚拿到字后,转身就走,又回到金山寺,把东坡的回信交给佛印,来回耗时一年有余。

    这幅字不消说是难得的至宝,这名和尚因此由一个籍籍无名的游方僧人而闻名天下。

    况且知道德清来求字也是援引此例,他却是愧不敢当,如果颠倒过来反而是合适的,毕竟德清乃是百年难得的一位高僧,自己何德何能敢跟东坡相提并论?

    德清捎来父亲的口信,让他晚半年再提亲,对这一点他并不在意,反正怎么说要结婚至少也得一年后,只是心里暗暗发笑,估计父亲以为自己是一穷二白吧。

    当初父亲没给他留下多少银子,只能维持清贫的生活,绝对cao办不起聘礼。只是他哪里会知道,自己现在也算是一个小富翁了。仅仅送给石榴的三样珠宝至少就价值十几万两银子,即便在富庶的苏州也步入富人阶层了。

    不多时,萧妮儿和刘妈端上来一桌素席,还有一坛子好酒。

    刘妈也是信佛的人,见到身穿月白色僧袍、一尘不染的德清心头甚是喜欢,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