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七章 四大才子排座次 (第3/5页)
众人也都感到震惊,练达宁虽说不是苏州知府了,却是知府衙门的上级主管领导,他说的话自然比苏州知府更有权威性,然而为一首诗取消宵禁,练达宁胆子不小,他就不怕有言官弹劾吗? 由此可见练达宁对这首诗的重视程度,也难怪,他连“此诗一出,吴中无诗”的话都说出来了,吴中可是全国人文荟萃之地,不说代表全国,至少代表了大半个江南。说实话,练大人也是蛮拼的。 到此刻,况且脑子里还不是很清醒,总觉得这些做法未免小题大做,要是知道会闹出如此大的场面,他真还不敢写出那首诗来。 不过,况且对练达宁的做法很理解,这是他送给陈慕沙的礼物,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但是陈慕沙的关门弟子,很可能还是将来的衣钵传人。他这是在以一个阳明学派弟子的身份向陈氏理学致敬。 陈慕沙对练达宁的做法当然是心领神会,多少年了,陈氏理学被阳明学派压得抬不起头,要不是皇上还有朝廷一部分大臣不想阳明学派一家独大,明里暗里支持陈慕沙,陈氏理学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日子不好过的一个原因也是跟阳明学派相比,陈氏学派门下弟子寥寥,又大多才气不足。没办法,现在最时髦的是阳明学派,学派弟子传人遍布全国,大家拥挤着进入这个殿堂,考虑的是仕途前景,不说前途辉煌,至少是一帆风顺,助力极多。反观陈氏学派的弟子们,只能向隅独泣,顾影自怜。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是抱粗腿,谁会到他这儿来上这炷香? 陈慕沙收下况且做关门弟子后,冷言冷语听得就更多了,有太多的人嘲笑他走火入魔了,居然要培养一个童生秀才做衣钵传人,不是走火入魔,就是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