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夫子暗传衣钵 (第2/5页)
间就能写完,正楷费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只要不是特长书卷,时间就不是问题。 绘画则不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可能,找不到那种感觉,根本就无门可入,勉强画出来的一定不会是精品。 中午时,他似乎找到了一些感觉,结果韦皋突然来访,完全把他的感觉破坏了,一切还得从头再来。 看来出名也未必就是好事啊,他现在开始感受到了成名的烦恼。 木兰辞的后续效应在继续发酵,几天后,苏州所有文具店的纸张全部售罄。 “张兄,把你店里的纸调些给我,我按原价加一成,现银。” “你跟我调货,我的早卖光了,还想跟你调呢。” “哦。那我再问问别的店。” “你啊,别白费工夫了,我问了十多个店家了,都是没货,现在南京、常州两地也都进不来货了,据说库存都见底了。” “怎么会这样,从来没有进不到纸的时候啊。” “还不都是那首木兰辞闹的,不过也好,我可是几年前的存货都借这次机会卖出去了。”说这话的老板喜气洋洋,纸张没了固然闹心,可是银子已经赚进来了。 这样的对话,在苏州不少地方都有听到。 昔日洛阳纸贵,今日苏州买不到纸。 听起来好像挺夸张,可是那时候的纸都是小作坊生产的,根本没有现代化造纸工厂,产量有限。那时候读书人也少,用纸量每年基本固定,并不大,一时间社会上纷纷疯狂抄录况且那首木兰辞,不到一周就把几个月的纸张量用尽了。 后世虽然有很多现代化造纸工厂,也有买不到纸的时候,金庸、琼瑶小说风靡一时之际,纸张基本都用来印刷这两人的小说了,最后连印刷《新华字典》、中小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