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三百二十七章 练达宁惊魂未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七章 练达宁惊魂未定 (第2/5页)

否则那就是公然造反了。

    明朝的内阁虽说名义上是皇上个人的秘书处,但实际上宛如唐宋时代的中书省,大学士就是宰相,只是实行的是多宰相制,而不是秦汉时期的丞相制度。首辅就是掌印宰相,如同内阁召集人,权利略大些,凡遇大事还是需要各位宰相坐下来共同协商。

    内阁向皇上申请圣旨,如果申请符合规定条例,皇上又没有适当理由驳回,则必须下旨。同理,皇上向内阁下达诏旨,如果内阁觉得不符合规定条例,也可以提出驳回,皇上只能瞪眼罢了。这种驳回制度唐朝初年就已经形成,在明朝达到了鼎盛。

    嘉靖帝自即位以来,始终同内阁处于战争状态,好容易把杨廷和那一批人打倒了,夺回了权利,可是其后的宰相,除了严嵩,没一个对皇帝的命令无条件执行,包括徐阶,每遇事情就跟嘉靖帝打太极,动不动就挖个坑让皇上往里跳。

    嘉靖帝那个苦啊,常常被坑了还不敢说,因为他好名,不能承认自己被臣子坑了。各部对嘉靖帝更是明里暗里阻击,皇上和内阁的明争暗斗从没消停过,大家也习以为常。

    嘉靖帝宠爱严嵩,并非不知道他和其子严世藩做的那些坏事,但严嵩父子诡计多端,总是能设法摆平内阁六部,让皇上的命令畅达无误。嘉靖帝冲着这一点尽然不惜杀掉数十个攻击严嵩父子的文臣,说到底他也不是在保严嵩父子,而是在保自己的皇威。

    弄到最后,一个不小心,嘉靖帝还是被徐阶坑了,下令处死严世藩,严嵩也被罢了官。过后嘉靖帝也后悔了,可是他要脸面不愿意承认自己被坑,也就无法再召回严嵩,众臣假装没看见,谁也不替严嵩说话,最后他只能惨兮兮地饿死在祖坟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