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5. 坚守本心 (第3/4页)
》的社会版,而不是音乐杂志的乐评。 川畑吉一郎笔下写到的时代,有中川大吾切身经历过的时代,因而读起来感触格外真实。当然,也有中川大吾没有经历过的时代,比如川畑吉一郎写到的左翅青年们那一节。 “左翅青年们失败以后,学校也从之前的校园纷争当中吸取经验,管理制度也随之改变,变得更加完善。 “学生们追求自由的空间被压缩,只好老老实实服从学校的体制。双重的打击,使得以后的学生们身上,失去了那种希望与热情,以及积极的行动力。” 但是,中川大吾心想,虽然他没有当过左翅青年,但是左翅青年们失败以后带来的后续影响,却也切实的影响到了他这个后来的学生——重新改革后的学校管理制度,刚刚好用来管理他这个后来的学生。 从这点来说的话,时代的确就是这样环环相扣的东西,有因就有果。 那么,现在这个时代,是过去的因结出的果,还是为未来的果种下的因?中川大吾想道。 能够引人思考的文章,那就是好文章。 要是这样的话,能够引人思考的歌曲,也是好歌曲了。当看到文章结尾,川畑吉一郎提到的森高千里的时候,中川大吾心中,首先冒出来的是这样的想法。 随即才想到另一件事:南沙织的那首名曲也被翻唱了吗?还做了全新的改编? 下了班,中川大吾回家之前,先去了一趟唱片店,想买一张森高千里的《17岁》听听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