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章各显神通 (第6/6页)
除其羽翼。 刘毅放眼天下,朝堂之上以武陵王为首,录尚书事王谧、右将军何无忌、辅国将军刘道规、彭城内史刘道怜、檀家兄弟、下邳太守孟怀玉、荆州刺史魏咏之、江州刺史刘敬宣、侍中孔靖、左民尚书袁湛都是刘裕的亲信。 能与自己站在一起的唯有中书令谢混等少数几人,自己甚至比不上远在雍州的杨安玄在朝中的话语权。 将王谧、何无忌、魏咏之、刘敬宣等人名字一一写于纸上,刘毅在刘敬宣的名字上划了个圈,首先便拿刘敬宣开刀吧。 想当年刘敬宣为宁朔将军,刘毅曾任过他的参军,即宁朔参军,有人对刘敬宣称颂刘毅的雄杰之名。 刘敬宣却道:“刘毅此人看上去外表宽厚,其实心胸狭窄,自视极高不能容人,他日一旦掌权,定会犯上取祸。” 这番评论传到刘毅的耳中,刘毅对刘敬宣恨之入骨。 征讨孙恩之时,刘敬宣便发现刘裕是个了不起的英雄,折节相交,刘裕当权之后自然报之以李,命刘敬宣为江州刺史。江州在豫州的上游,刘裕有让刘敬宣控制豫州上游之意。 新仇旧恨,刘毅派人前往京口,对刘裕道:“刘敬宣并未参与京口起义,攻打江陵也未参战,没有大功却成为江州刺史,恐怕其他人不服。” 刘裕知道刘毅不愤朝廷将陈留郡划归兖州,是想借机寻隙,正发愁如何处置,刘敬宣闻讯,主动向朝堂请辞江州刺史之职。 对于刘敬宣的主动退让刘裕很是满意,转授刘敬宣为宣城内史,而江州这个重要位置绝不能落入刘毅手中,刘裕举荐右将军何无忌为江州刺史,天子准奏。宇十六的扬锋汉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