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三五 求字 (第4/5页)
狼尾毛制成,其刚性略差于兔毛。 鸡毫笔:用鸡的胸毛制成,相当柔软,初学书法者难于掌握,因而不宜使用。 猪鬃笔:用猪鬃加工蒸制而成,用于书写大匾。 兼毫:将不同兽毛以不同比例掺合而成。书写可刚柔相济。如:紫毫与羊毫配合而成;其中,紫毫越多越硬,反之较柔。 古汉年在一旁观看:李明果然采用的是古代的书写方式:从右而左,从上而下,笔走龙蛇,似行云流水。 古时候,为什么要这写字呢? 首先,古人之所以竖着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而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册”字就是简牍的象形字。而打开卷册自然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方便。所以,书写也就是自上而下,从右往左了。 其次,从汉字的特点和人的生理习惯来考虑。因为是右手写字,左手执册,一个字的笔顺自然是从上至下,自左而右的方便。如果从右往左写,写左半部时,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不便于安排结构,影响结字的美观。而每个汉字的末笔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写完上一字的末笔紧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更方便,更便于笔势的连贯。 最后,汉字书写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上为君,为父母;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无出其右’就是没有超过的意思。 等李明收笔放好,古汉年凑上前去一看,不禁地暗挑大拇指。不用了拿起来看,古汉年就知道这些字每个都是力透纸背,或潇洒漂逸,或气势如虹,或古朴凝重,或若隐若缺…… 李明写得字体依旧是大篆,当古汉年推敲出他写得是什么内容后,不由得再一次对他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