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_第838章 利国镇上财子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8章 利国镇上财子多 (第3/5页)

 “是啊,咱们这里只有财主,没有才子的。”

    众人说着话都哄笑起来,利国监这里的确没有出过什么才子——狄丘镇虽然富有,但是读书人并不多,也就是三十六家冶主还有一些煤老板的儿子会去正儿八经读书。至于矿徒和冶铁匠人们的子弟都走子承父业的路子,可别看他们是工人阶级,其实赚得钱一点不少,所以也就没什么兴趣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了。

    因为狄丘镇上的冶铁业虽然已经够得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期阶段了,但并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比起新兴的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可差远了。

    在狄丘镇上,和冶铁有关的行业大都是高度垄断的!不仅冶主是世代垄断的,矿工和冶匠一样是垄断的。存在着不少矿徒、冶匠帮会,经常会自相争斗,但同时又一致排外,根本不允许外来的劳工在利国监境内的铁矿、铁场和石炭矿上讨生活。

    这样一来,利国监的矿工、冶匠也就长期拿着高昂的薪水,过着比较富裕而且有保障的生活,自然不思进取,只是靠祖祖辈辈留下的手艺生活。如果不是铁矿、煤矿、铁场时不时会出点事故,这里的工人阶级可算是相当安逸,小日子过得比开封府的房奴们快活多了。

    而三十六冶冶主的买卖也都是很稳定的,比后世的垄断国企还稳,大部分冶主做的都是从五代十国时传下来的买卖,小二百年的老店,也没啥竞争。怎么炼铁,怎么销售,怎么定价,都是三十六冶一体,除了炭改煤之外(那是因为没有炭了),所用的冶铁技术也都是二百年不变,妥妥的匠人精神啊!

    至于大宋别处的冶主,也是不可能威胁到利国监三十六冶的。利国监太得天独厚了,资源优势,地理优势,而且还有千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